中国花卉网 - 花卉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市场动态 | 国际新闻 | 苗圃苗木 | 行业新闻 | 价格行情 | 家庭养花 | 插花花艺 | 科技之窗 | 人与自然 | 病虫防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科技之窗 > 通海花卉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G.biz | 商业搜索

通海花卉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信息来源:foeoo.com   时间: 2025-01-05  浏览次数:325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龙头企业带动深耕现代花卉产业——

  通海花卉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龙头企业带动深耕现代花卉产业——

  通海花卉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   

  • 云南通海鲜切花繁育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现场。
  •   □ 本报记者 何超 文/图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通海县河西镇曲陀关大偏山的云南通海鲜切花繁育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尘土飞扬,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们这个项目于8月底开工建设,计划施工时间是2年。”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春富告诉记者。

      

    据介绍,云南通海鲜切花繁育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规模739.7亩,总投资2.9亿元,具体建设内容包含新建钢架大棚、采后处理车间、冷库、研发中心、无土栽培示范基地等。该项目建成后,将采取租赁、自营、联营、“公司+农户”等灵活多样的经营管护模式,最大限度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形成年产9000余万枝鲜切花的生产能力,多样化满足市场需求,带动200余人就业,带动种植户1500余户,种植面积3750亩,为通海县鲜切花行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我们这个项目被定为省级种业示范基地,旨在将企业自研新品种鲜切花通过该项目基地的种植和示范进行推广,从而带动鲜切花种植、加工、销售等衍生产业发展。”董春富告诉记者,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快通海县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形成鲜切花高水平生产的示范样板,引领带动花卉产业提档升级,提升通海花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更多种花群众增收致富。

      

    通海县鲜切花种植始于1991年,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品牌+基地+标准+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运输、统一销售,并逐步显现出自身特色和优势,呈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格局,形成以玫瑰、洋桔梗、菊花为主打的特色产业集群,获得“中国好花在云南、云南好花在通海”的美誉,在种业、加工、设施化、冷链、农旅融合、数字化方面均得到较好发展。目前,通海县鲜切花种植面积已达14000多亩,花卉产业发展迅猛。今年上半年,通海县花卉园艺总面积11423亩,花卉园艺总产值达33370.7万元,其中鲜切花10695亩,占93.63%,产量27649.75万枝,产值30517.7万元。

      

    多年发展中,通海县着力推动花卉产业品牌化发展,有关部门、花卉龙头企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引进新品种种植,不断更新和丰富传统的玫瑰、洋桔梗品种。目前,通海县种植花卉品种200余个,年产鲜切花5亿枝、盆花45万盆、种苗5015万株、食用玫瑰1.852吨。同时,多家省级龙头企业不断探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经过多年努力,拥有了“红唇”“心相印”“金辉”等2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所用玫瑰花“中国红”产自通海,2011年通海县玫瑰鲜切花示范区获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不断呈现出品牌化特点。此外,通海县目前收集了600多份国内外种质资源,筛选适宜低纬高原地区栽培的优良切花月季品种,每年申报5至8个新优品种,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此外,通海县还通过建设优质种苗示范基地,带动良种种植,推广斯嘉丽、樱花谷、桃乐丝、蝴蝶夫人、含香、拾季等新品种,辐射带动周边种植大户3800余户,种植面积7600亩以上,带动就业2280余人,帮扶3800户花农户均增收2.3万元,实现年经济效益3.5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生产加工设施化和现代农业不断发展,推动通海鲜切花生产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提高,也推动通海花卉产业向更环保、优质、高阶发展。龙头企业钢架大棚、可控温控湿智能大棚、光伏大棚、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线、智慧分拣、基质栽培等新设施新技术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加工设施的现代化。在现代农业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花卉企业生产实现数字化,其中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配套一系列现代化设施设备,实现地块灌溉管控智能化、环境监测数字化、农情监控网络化、农事管理精细化,加强了农业种植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管理。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土种植基地里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化控制装置及农业综合生产作业平台,实现大棚灌溉远程、自动化控制,并通过微信公众号、锦海商城等手机终端,“一键下单”成为新型销售模式。

      

    在新品种研发方面,通海县鲜切花研发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从原来引进外来品种种植到现在实现品种自主研发,云南鑫海汇花业有限公司建有专家工作站,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建成专家研发团队,研发了“金焰”“梦幻芭比”等一批新品种及栽培技术,2015年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建立玉溪市月季鲜切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建实验室,配备实验仪器,进行新型育种研究,致力于培育自主专利品种……一系列研发中心的建成和投用,使通海县鲜切花新品种选育工作更有“科技含量”。

      

    此外,为适应国内花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通海县目前正筹划成立鲜切花协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建立利益共享联结机制,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良性互动、共进双赢,促进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争取最大经济效益。目前,通海县已有省、市级龙头花卉企业8个,花卉产业合作社33个,成员人数3846人,带动非成员农户数4485户,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重点项目的建设,为通海花卉产业发展添加了新引擎,同时,品牌化、规模化、设施化,逐个联结起通海花卉产业链上的关键点,将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将鲜花铺就的发展之路筑成产业之路、兴农之路。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花卉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