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国家多年生草本花卉种质资源圃:
展示花卉科技发展丰硕成果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祖祎祎
在全国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国家多年生草本花卉种质资源圃(北京)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开展了面向公众的科普开放日活动。 活动现场划分了成果展示、产品体验和礼品发放3个区域。在成果展示区域,主要对资源圃成果进行介绍和实物展示。圃内工作人员为在场市民朋友和中小学生介绍了花卉资源圃的特点、资源收集情况,集中展出了蔷薇属、菊属、蝴蝶兰属植物的组培苗、盆栽种苗和鲜花成品,并重点介绍了花卉界“大熊猫”——兰科植物的保育工作,科普了圃内资源的保存形式和繁殖方式,向大家讲解花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重要性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产品体验区,各类玫瑰产品受到了参观群众的热烈欢迎,鲜花饼、玫瑰花茶及玫瑰喷雾让参观群众体会到了鲜花产品的丰富性与实用性,馥郁的鲜花饼、鲜甜的花茶与沁人心脾的喷雾为秋分的微风增添了独特的玫瑰芬芳。 礼品发放环节,活动还为大家准备了特色礼物花卉种子与菊花种苗,让与会者切身体验种植花卉的乐趣,体验花卉种苗从种植到丰收的喜悦。 此外,圃内工作人员向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介绍了资源圃内菊花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繁殖更新过程中的自动施肥、灌溉、土壤健康检测等智能控制系统,激发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热爱。 据了解,国家多年生草本花卉种质资源圃(北京)于2022年入列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致力于围绕我国北方地区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目前共收集、保存和入库蝴蝶兰、兜兰、菊花、月季、玫瑰等花卉种质资源100多个种,1500余份,包括兜兰、象鼻兰、玫瑰等濒危珍稀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本次活动旨在普及种质资源圃科学知识、展示花卉科技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来自周边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学生和全市科普活动爱好者3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