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网 - 花卉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市场动态 | 国际新闻 | 苗圃苗木 | 行业新闻 | 价格行情 | 家庭养花 | 插花花艺 | 科技之窗 | 人与自然 | 病虫防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人与自然 > 花卉经济扮靓山村
N.biz | 商业搜索

花卉经济扮靓山村

信息来源:foeoo.com   时间: 2023-12-16  浏览次数:48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惠水县芦山镇合作发展特色花卉种植——

  花卉经济扮靓山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邹林

  近日,记者在惠水县芦山镇小石村多肉植物种植基地里看到,种植户在大棚里忙碌地打理着多肉植物。

  “再过一两个月,等到天气回暖,多肉植物们集中长成后,这里就是一个集观赏、休闲为一体的农场。届时,将会吸引来自贵阳、都匀、惠水等地的游客前来‘打卡’、赏花和购买。”贵州绿呦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芦山镇开展多肉植物产业特色种植,加大对多肉植物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发展“花卉经济”,小小多肉在芦山镇小石村开花,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2020年,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花卉研究团队在芦山镇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时了解到,芦山镇光照雨水充足、交通便利,临近省会城市,适宜发展休闲花卉植物产业,在研究团队的建议下,当地决定引进发展多肉产业。

  “发展多肉产业,需要解决品种上的技术问题。”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澜说,多肉属于热带植物,生长需要吸收较多热量,贵州的凝冻、倒春寒等气候导致引进品种成活率不高、品相不佳,需要解决不能适宜贵州本土气候生长的问题。

  其实,早在2012年,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花卉研究团队已着手多肉植物引种收集工作,杨澜就是研究团队其中一员。他们收集多肉植物品种,筛选抗寒性材料、培育品种,同时还开展了多肉植物的设施和露地高效栽培模式研究、商品化生产工作,尽力满足多肉植物生长需求。

  目前,通过授粉、杂交、嫁接,在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多肉植物资源棚里,盆栽、地栽、小景观等方式保育多肉资源600多种,筛选繁育出多个适宜贵州本土生长的杂交多肉新品种,这些优良品种培育简单、生命力强,观赏价值高,适合群众在闲暇时栽种,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为转化科研成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向芦山镇提供技术支持,由当地引进贵州绿呦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多肉植物种植试点,通过“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合作社”模式,建设多个温室大棚,引进种植紫乐、淡雪、紫珍珠等70余种不同类型的多肉植物品种。这些品种既有地栽多肉景观棚、也有母本园和繁育棚,在满足观赏、生产销售多肉种苗的同时,还能在当地引进培育推广种植新品种,助推花卉产业与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芦山镇多肉植物产业从培育生长到日常打理,全部技术环节都有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科技特派员服务。今年,他们将大力推广引进新技术提升品质,简化栽培模式,实现露地化生产种植。

  芦山镇是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缩影。近年来,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先后选派63名专家到基层,他们开展技术咨询和指导,培养农村产业人才,服务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帮助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难题。在全所科研人员努力下,示范推广花卉、蔬菜、果树新品种新技术50余万亩,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花卉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