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廷画院源流:
五代时期,前蜀王建(907-925)在宫廷设立了“内廷图画库”,这可能是中国官方画院最早的雏形,并设有“待诏”职位。如明代文征明就曾经科举屡不中,但却因为文采和书画出众被地方官员推荐成为“侍诏”,所以文征明又被尊称为”文待诏“,但这个”待诏”不同于五代的“待诏”,宋代的待诏也同明代的待诏不同的,基本延续五代的“待诏”职能,不只是包括画家,还包括一些能人工匠。而其主要任务是侍皇帝读书和备顾问;修撰、编修、检讨等居文史,主要任务是编书修史。而且是属于古代汇集众多文人精英的翰林院。
到了北宋初年先是设立“画院”,而且选拔跟科举考试一样严格,保证了入选画院的画家都是很高艺术水平的。到了宋徽宗年间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和画院”,更是把画院发展推向了顶峰,后北宋灭,北宋画院人才部分南渡,部分颠沛流离之后,也随之去了南宋重新设立的画院,如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大画家李唐就是这样的情况,其南渡南宋后重新入新画院。
李唐《采薇图》
大画家刘松年、马远、夏圭等画家也是画院中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画风他们在文化艺术上的造诣更是深深的影响了明代画家,”明四家“都是曾师法宋代这些院派画家,并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如果仇英就创造另一种青绿山水画之风格,文征明更是把北宋艳俗的青绿山水画改成小青绿,更增雅致之风,唐寅也同样是师法于李唐、刘松年的院体画派风格,并兼学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同时参合马运、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吴门画派领袖沈周同样师法于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从上述可以看出,北宋的画院院派风格对于元明两代影响是巨大的,更是促进了明代书画文化艺术的发展。
北宋历代皇帝向来重视文化艺术,注重人文文化传承。北宋的画院不只是集中了一大批当初著名画家,还承担了培养学生的任务,其承担的功能类似“中央美术学院”之职能。“宣和画院”宋徽宗也会亲自指点画家,实际上青绿山水画巨作《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坚,应该算是画院的学生级别。
北宋画院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否认,不但继承传承了唐代画家的法度,还推动发展了中国文人画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北宋的《宣和画谱》《宣和书谱》至今也是研究宋及宋之前书画文化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宣和画谱》
《宣和书谱》
到了元明清两代画院再不设立,但是到了明清两代有了“宫廷画家”,也汇集了一些著名的画家。
关于宋清两代宫廷画家的区别:
宋代画院的画家们虽然是以描绘帝王贵族肖像与生活为主要任务。凡有重大活动,便有画院高手进行描绘记载。但是却没有清代那样夸张,清代每代皇帝有个活动均有长篇大幅进行描绘,而且均是写实的设色画,更多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对于绘画艺术的推动实际意义并不大,当然唯一可圈可点之处,就是招募了一些西洋画师,起了一定的中西文化结合融合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清代宫廷画家绘制出来的画作,有似洋又似中的感觉,而且更多又重回艳俗之风,主要体现在用色,更多是一种写实的风格,在照相技术没有的时代也是一种替代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价值较低。
宫廷画家绘的《乾隆南巡图》局部
而宋代则更多是进行一些山水画、江山类的画的描绘,研究发展一些宋之前的绘画技法,传承和培养并发展绘画的文化艺术,所以清代宫廷画的文化艺术价值是远远比不上宋代院画派的,其历史地位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这从清代及民国一些画家很少学习清代宫廷画派,而是尊崇石涛、八大山人等等民间画家,并师法他们,或者远师北宋明代画家就能看出来,其艺术价值是不高的。当然明末清初曾经作为宫廷画家的”四王“因为延续了明代画家的风格流派,他们的作品艺术价值也是很高的。
关于蒋廷锡画作及风格:
清文献学家、藏书家、画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第二甲第四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在任秉公抚政、剔除积弊,声誉甚著,博学精敏,尤善诗画。
蒋廷锡花卉图
蒋廷锡画像
所作写生花卉及兰竹小品,色墨并施,自成一格。常侍御前作画,被藏入秘阁。因名重于时,代笔及作伪者甚多。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的绘画,大致分为三种风格:一种是工笔设色花卉、花鸟;一种为墨笔、淡色画;一种为设色典雅,大量使用白粉的工笔花卉画。他的这个《花卉虫草册》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是同其它画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他的这套画册,可以有助于让我们了解清代画家的一些风格,同时他的画也传承了一些传统的中国花鸟虫草的风格,不过以工笔画写实为主,这也是当时清代画坛的一种主要创作方向和创作内容,也可以做为爱好工笔画的人欣赏借鉴。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蒋廷锡《花卉册》
从其画功上看,学习借鉴了一些西洋绘画的用笔方法。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他同康熙年间成为宫廷画家的西洋画师朗世宁是有交集的,应该互相交流学习和借鉴过西洋画风格。
此《花卉虫草册》(纸本设色)、《花卉册》(纸本水墨)各十二帧。册一以工笔画花卉、草虫,意笔画湖石、坡陂作为花卉的背景。册二以墨笔、淡色分别画兰花、荷花、竹子、梅花等。这两册均为故宫博物院藏本。